黄连及其炮制品对实热型口腔溃疡大鼠干预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张振凯; 郑亚娟; 张冰贤; 王永祥; 张金英; 曹玉敏; 冯卫生; 郑晓珂*; 周宁*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24, 49(02): 389-402.
DOI:10.19540/j.cnki.cjcmm.20231030.302

摘要

采用UPLC-Q/TOF-MS技术,探究黄连及其3种炮制品对实热型口腔溃疡大鼠体内代谢的干预作用,揭示黄连3种炮制品的药效差异。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实热型口腔溃疡模型组、生黄连组、酒/姜/萸/黄连组、阳性药黄连上清片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连续灌胃2周党参-黄芪水煎液,实热造模期间记录大鼠肛温和饮水量,实热造模完成后结合乙酸进行口腔溃疡造模。苏木精-伊红(HE)观察口腔溃疡黏膜病理学变化;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收集血清样本,利用UPLC-Q/TOF-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构建代谢轮廓并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应用Mev软件对标志物相对定量结果进行热图绘制和聚类分析,最后结合MBRole、KEGG和MetaboAnalyst等在线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和代谢网络构建。实验结果显示,造模后大鼠口腔黏膜病理损伤严重,血清中TNF-α、IL-6、IL-1β、MDA水平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给药后各指标均有回调趋势,以酒黄连的改善效果最佳。非靶向代谢组学最终鉴定出48个差异代谢物,包括正源模式下27个、负源模式下21个,富集得到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等5条共有通路。综上,黄连及其3种炮制品均可通过干预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途径,改善实热型口腔溃疡大鼠机体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其中酒黄连的治疗效果最显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