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鲁豫典型区域臭氧垂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伟月; 张红*; 汪水兵; 洪星园; 王馨琦; 朱承驻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2023, 36(08): 1477-1486.
DOI:10.13198/j.issn.1001-6929.2023.06.07

摘要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关注区域之一.为探究苏皖鲁豫区域臭氧垂直结构特征及气象因素与潜在来源的影响,利用激光雷达对淮北市2021年11月臭氧和气象垂直结构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淮北市地面臭氧浓度呈单峰日变化特征,2021年11月16—18日出现了持续3 d的高空臭氧污染.在清洁日(高空臭氧小时浓度<200μg/m3),1.5 km以下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污染日(高空臭氧小时浓度≥200μg/m3),2021年11月16日和17日臭氧为双层分布,18日臭氧浓度在1.5 km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2)在垂直高度上,污染日的温度高于清洁日,风速低于清洁日,即高温低风有利于高空臭氧污染产生,16日逆温层对臭氧浓度的积累有重要作用,风向转变和下沉气流也是造成污染日高空臭氧聚集的重要原因.(3)臭氧潜在来源及贡献分析显示,观测日(整个观测期,2021年11月10—19日)的高臭氧浓度可能与淮北市本地生成及其南部、东部的区域输送有关,清洁日的臭氧浓度主要受河南省的影响,污染日的高空臭氧污染不仅与本地生成有关还与周边城市的臭氧及臭氧前体物输送有关.研究显示,温度、风速、风向以及区域输送对淮北市臭氧浓度的垂直结构演变有显著影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