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对比空气复苏与氧复苏在新生儿窒息治疗上的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在睢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10例窒息新生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空气组和纯氧组,各55例。空气组先进行空气复苏,复苏无效则转为纯氧复苏,纯氧组则直接采用纯氧复苏。观察复苏结果,对比两组新生儿在娩出后1 min、娩出后5 min及娩出后10 min Apgar评分数值。对比两组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碱剩余(BE)]。对比两组新生儿的脐动脉血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指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细胞介素-6]。对比两组新生儿娩出5 min时的心率、自主呼吸时间及首次啼哭时间。结果 空气组新生儿进行空气复苏成功54例(98.18%),剩余1例转为纯氧复苏,纯氧组所有新生儿均复苏成功。因此将空气组中转为纯氧复苏的1例新生儿数据在后续的对比中从空气组剔除。因此将空气组中转为纯氧复苏的1例新生儿数据在后续的对比中从空气组剔除。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 min、娩出后5 min、娩出后10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PaO2、PaCO2、pH值、BE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清HMGB-1、IL-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空气组与纯氧组新生儿娩出5 min时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空气组新生儿自主呼吸时间及首次啼哭时间均显著低于纯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空气复苏能够在新生儿窒息的治疗上起到理想的效果,与纯氧复苏相比能够帮助新生儿更快建立自主呼吸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出版日期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