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科普资源是促进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民现代化素质的基本条件保障。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案例,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科普资源配置对公民现代化素质影响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单一科普资源并不构成高公民现代化素质的必要条件;存在4条驱动高公民现代化素质形成的科普资源配置路径,分别为“科普人才驱动”型、“科普人才+科普创作”型、“科普人才+科技场馆”型、“科普人才+科技场馆+科普创作”型;中国科普资源配置与公民现代化素质存在由东向西递减的显著地域性差异。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科普人才、科普经费投入保障,发挥区域科普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科普资源协同配置等建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