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迄今学界研究鲁迅拟作《杨贵妃》,重在未完成的原因,忽视该创作计划本身及其实践。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阐明剧本《杨贵妃》是鲁迅拟作的唯一构想,当依孙伏园之说;与此相矛盾的诸种文体并行、构想变迁等说法均属误解;推定剧本《杨贵妃》第一幕、第二幕题名为《霓裳羽衣曲》和《谪仙怨》,第三幕则为孙伏园所说的《雨淋铃》;认为鲁迅在1924年西安之行后,将剧本《杨贵妃》的创作构想运用于小说《伤逝》的创作。作为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伤逝》,就其文体、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和取题诸方面所表现出的高度相似性而言,可视为《杨贵妃》剧本创作构想的替代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