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挫伤深度建立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

作者:李榕; 黄祖成; 黄志平; 刘俊豪; 吴晓亮; 朱青安
来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7, 27(10): 930-937.
DOI:10.3969/j.issn.1004-406X.2017.10.11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评价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大鼠的行为学和组织学改变。方法 :选取3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为280320g。按挫伤深度分为1.2mm组(n=12)和2mm组(n=12),并设立假手术组(n=8)对照。麻醉状态下后路手术暴露大鼠C5左侧脊髓,特制椎夹固定颈椎并连于大鼠立体定位架后置于脊髓打击器平台上,然后应用直径为1.5mm的圆柱形打击头在500mm/s的速度下分别以1.2mm和2mm打击深度背侧垂直挫伤大鼠C5脊髓左半侧,监测最大打击力和挫伤能量。每只大鼠损伤后进行前肢运动功能评分,圆柱攀爬试验和梳理试验。伤后8周取材,在脊髓横断面组织学切片上测量损伤中心处脊髓损伤面积,以及灰、白质残存面积。结果:中度损伤组最大打击力和挫伤能量分别为0.99±0.14N和(1.08±0.01)×10-5J,重度损伤组为1.53±0.22N和(8.56±0.02)×10-5J,两组间打击力和损伤能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大鼠均未见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前肢运动功能评分为16.29±0.49。损伤组大鼠均出现单侧神经功能障碍,损伤同侧前肢运动功能评分中度损伤组为1.40±0.52,重度损伤组为0.83±0.2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伤后8周前肢运动功能评分中度损伤组为12.40±1.15,重度损伤组为8.41±0.83,对照组为17.00±0.00,梳理试验评分中度损伤组为3.80±0.60,重度损伤组为2.51±0.54,对照组为5.00±0.00,损伤同侧前肢使用比例中度损伤组为(32.31±5.70)%,重度损伤组为(4.92±1.21)%,对照组为(49.42±1.20)%,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镜下观察损伤组大鼠脊髓组织都出现了明显的半侧空洞和结构破坏,而对侧脊髓结构基本完整。在损伤中心处,中度损伤组脊髓背侧束、背外侧束和脊髓后角有破坏,重度损伤组脊髓仅残留部分的腹外侧束,对照组脊髓组织结构完整。灰质和白质残存面积在中度损伤组分别为1.45±0.11mm2和4.13±0.29mm2,重度损伤组分别为1.10±0.05mm2和3.84±0.19mm2,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不同挫伤深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单侧前肢运动功能障碍和脊髓组织破坏,为颈脊髓半侧损伤模型提供研究基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