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相比于传统分类学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和快捷地检测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为揭示不同营养级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对海拔与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于2021年6月在潏河上游及支流小峪河共11个样点,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对鱼类、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检测到鱼类16属16种,浮游植物140属128种,底栖动物175属47种;鱼类中鲤形目为主,浮游植物中以硅藻门为主,底栖动物中以节肢动物门为主;小峪河上游、下游和潏河上游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的Alpha多样性存在较显著差异,且鱼类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异质性较为明显;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与水温、pH、电导率(EC)、盐度(SAL)和溶解性总固体(TDS)等环境因子呈负相关;DistLM分析与关联热图结果表明,低营养级生物对海拔和环境因子更为敏感,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海拔、水温、pH、EC、SAL、TDS、总磷(TP)和亚硝酸盐氮(NO2--N),鱼类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海拔、水温、pH和总氮(TN);对各样点丰度占比最高的物种进行分析,发现水温、悬浮物(SS)、pH、SAL和TDS等环境因子和海拔间接或直接地对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造成一定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秦岭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水生态健康评价提供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