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喀斯特特有植物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可塑性差异及适应能力,以1年生罗甸小米核桃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水分条件[(100±5)%、(80±5)%、(60±5)%、(40±5)%],探讨罗甸小米核桃幼苗形态、生物量分配和生理特征的可塑性差异。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罗甸小米核桃幼苗在高水与低水胁迫下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均降低,根长、叶面积与比叶面积下降,叶片肉质化程度显著下降,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在中度低水(40±5)%下升高;总生物量下降,茎叶生物分配量均降低,在中度低水胁迫下其根部资源投入增多,根冠比增加;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降低,气孔导度(Gs)在轻度高水(100±5)%下略微升高,胞间CO2浓度(Ci)基本稳定。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仅在轻度高水下升高。综合罗甸小米核桃幼苗在不同水分条件的可塑性指标(范围为0.02~0.50),净光合速率最高0.50,其次为叶面积和茎生物量,叶绿素a可塑性最低0.02。罗甸小米核桃幼苗对水分可塑响应的敏感程度及调控机制存在明显差异,主要通过塑造叶面积、茎生物量、净光合速率等性状协同调控。在正常供水(80±5)%和轻度高水胁迫(100±5)%下可以满足罗甸小米核桃幼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