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电影艺术在"十七年"被视为叙事性文学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小说改编为电影极大地提高了文艺传播效能,拓展了读者接受群体。改编中的审美元素消长融入了意识形态特质,叙述视角、叙事情感及叙事语言的转换呈现的是当时文学特有的审美风尚与文艺态势。跨媒介改编所激发的力量融入至"十七年"文学场域,文艺界经由改编实现了意识形态的普及化,促使小说与电影两种文艺形式之间互动互渗,但也曾妨碍作家投入提高型文体创作的热情。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