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抗日战争持续十四年,战事时间长、罹难地区广,不同区域的文学面貌存在极大的差异。从一定的视角来看,由于不同区域的主导政治力量不同,其文学面貌迥然不同是理所当然的,现行中国现代文学史对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通行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沦陷区(孤岛)文学的分区便是基于此。但这样简单地划分往往不能够细致地贴近历史的现场。抗战时期局势不断变动,其间人员往来、信息互通、文艺交流或明或暗地长期存在着,同一民族文学在战争区隔之外又有着极为突出的异域同声、殊途同归现象。因此,在民族战争的大背景下抗战时期文学的区隔与呼应、流徙与融汇还需在空间理论的视域下重新考察。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