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岐黄针疗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岐黄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下肢简化Fugl-Meyer(FMA)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2例。最终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MAS评分、FMA评分与MB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MAS评分、FMA评分与MB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AS评分、FMA评分与MB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对照组为72.73%(24/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岐黄针疗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能明显改善患者下肢痉挛的程度,提高患者下肢运动的功能,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