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科学主义观念在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上体现出了一系列的特殊属性,它导致了科学至上观念的产生和发展。近代中国的科学观念最早可溯源至晚明知识分子的启蒙思潮以及西方传教士的科学活动,此后,清代知识分子由"义理之学"转向"考据之学"也体现出了科学实证方法对于传统中国学术的潜在影响。而到了民国时期,科学主义真正成为了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它推动了近代教育在教育制度、教育目标、教育方法以及课程设置等各个维度的革新。当然,科学主义观念在促进传统教育的现代性革新的同时,也由于其对古典人文传统和人文教育的过度批判、否定,而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新问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