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8年,浙场3号被引入四川作为抗旱晚稻;在双季稻推广中,它通常又作为双季稻的晚稻,在全川范围内推广种植。20世纪50、60年代,浙场3号在四川的种植面积最广,逾1000万亩;而后,在改革稻制的政策背景下,它逐渐被代替。作为我国现代稻作史上的优良品种,浙场3号的兴衰过程体现了稻种、稻制与环境间的适应、调整关系。

  • 出版日期2018
  •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