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性及非侵入性操作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疗的意义

作者:李志坚; 袁满涓; 霍保善; 张继平; 黄永光; 吴冠祺; 许建强; 李俭欢; 江丽嫦
来源: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6, 18(03): 157-159.
DOI:10.16753/j.cnki.1008-2344.2016.03.010

摘要

目的:探讨侵入性或非侵入性操作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诊疗的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使用机械通气至少48 h以上,疑似VAP患者80例,随机分为非侵入操作组(F)、侵入操作组(Q)、混合组1(H1)、混合组2(H2),综合统计各组间VAP确诊率、ICU居住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生存率、降钙素原水平、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侵入性操作较非侵入性操作能增加标本培养阳性率(P<0.05),但对VAP诊断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侵入性操作(如吸痰管气道内抽吸)可以达到侵入性操作相同诊断结果,同时具有低廉而又操作简便的特性。

  • 出版日期2016
  •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