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师范训育刍议

作者:牛君霞; 马丽
来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43(04): 86-116.
DOI:10.13393/j.cnki.1672-6219.2021.04.017

摘要

19世纪末,训育思想经由日本,主要通过公开出版物、教育学者、留日学生三种途径传入近代中国。师范作为教育之母,其训育有着特殊使命。师范教育的特点,便在师范教育的训育。清末民初师范训育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为四个层次:品格德行的重视、爱国精神的培养、本国文化的培植、体育精神的重视,其实施方式主要以寄宿舍制度为主。研究发现,清末民初师范学堂的训育和其他学堂相比,略显温和,即更加突出以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本国文化来感化其心性。清末民初师范学堂训育对于师范生体育精神的重视、仪式、会谈等训育方法的使用,对目前师范生师德的培育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