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任务着陆场返回舱前航天员救治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神舟十二号任务东风着陆场医疗救护队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 31(06).

摘要

2021年,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建造期, 并将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未来十年, 载人航天任务将更加密集, 成为常规性任务。确保航天员的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而医疗救援是最为根本的保障。我国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都取得了圆满成功, 无严重意外事故发生;历次任务中, 医疗救护队均进行了充分准备, 组织了训练、演练和实战, 保障了航天员的安全。但航天员意外伤害的风险永远不能轻视[1,2]。在过去60余年国际载人飞行中, 载人航天故障、事故和安全问题时有发生[3]。并且, 长期失重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及结构变化、骨骼和肌肉系统废用性改变等均增加了返回时意外损伤的风险。在载人航天医疗救援任务中, 着陆场的医学救援是最为重要内容和环节。着陆场的医学救援主要包括:返回舱前救治(以下简称舱前救治)、载体内救治、载体医疗后送、后方支持医院(以下简称后支医院)交接共4个阶段。舱前救治在危及生命伤情的抢救时极为重要, 舱前阶段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时机。舱前环境多为沙漠戈壁, 风沙大、冬天气温低、夏天气温高、夜间照明差, 医疗条件较差, 在携带有限医疗装备的条件下, 如何开展舱前救治, 目前尚无统一规范。在航天员救治过程中, 一方面需要尽量减少舱前救治时间, 将航天员尽快后送至条件相对好的医疗救护载体, 另一方面又要抓住舱前阶段的抢救关键时机, 救援队面临不少困惑:比如, 哪些伤病情必须在舱前救治?哪些可以舱前暂不处理, 需尽快送至后送载体内再行处理?舱前能够进行哪些医疗操作?等等。在此背景下,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以神舟十二任务医疗队为主体组织国内相关专家成立了工作小组以及共识专家委员会, 经过反复讨论修订, 最后投票, 形成了针对空间站任务神舟飞船返回舱舱前医学救援的首个专家共识。

  • 出版日期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