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对全氟异丁烯(PFIB)急性吸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全身暴露动态染毒系统对实验大鼠进行吸入染毒。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卡托普利药物对照组、PFIB染毒对照组和PFIB染毒+低、中、高剂量卡托普利治疗组(n=8)。其中PFIB染毒各组染毒剂量为260 mg/m3×5 min,正常对照组和卡托普利药物对照组于过滤空气中暴露5 min。卡托普利低、中、高各组给药剂量分别为31.5、63和126 mg/kg,染毒后15 min及3、6、9 h分别腹腔注射给药1次;卡托普利药物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卡托普利剂量为126 mg/kg;正常对照组、PFIB染毒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记录各组大鼠染毒后24 h存活数,制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留存肺组织样本,测定肺系数、BALF中蛋白和磷脂含量,以及肺组织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制备肺组织病理切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FIB染毒后24 h大鼠各项肺系数、BALF中蛋白及磷脂含量、肺组织匀浆中LP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卡托普利治疗后,PFIB染毒+低、中、高剂量卡托普利各组肺系数、BALF中蛋白及磷脂含量、肺组织匀浆中LPO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卡托普利药物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卡托普利治疗后各组大鼠肺损伤程度明显缓解,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卡托普利治疗可明显改善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氧化还原系统的保护作用有关。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药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