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废弃地人工草地调亏灌溉试验研究

作者:荣浩; 阿比亚斯; 珊丹; 张铁钢; 葛楠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2022, 42(06): 54-75.
DOI:10.13961/j.cnki.stbctb.20220929.003

摘要

[目的]以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排土场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调亏灌溉处理排土场边坡人工栽培牧草生长状况、土壤含水率和坡面侵蚀的变化,为完善草原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灌溉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5种调亏灌溉处理,以充分灌溉为对照(CK),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不同调亏灌溉处理对边坡人工牧草群落总盖度、地上生物量、坡面径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秩和比法确定废弃地边坡人工草地最佳补水方案。[结果]草原矿区废弃地边坡人工草地建设过程中,随着亏水程度的加重,植物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当土壤含水率在土壤田间持水率的45%以下时,植物地上生物量和群落盖度下降明显(p<0.05);植物生长初期,坡面产沙量和径流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快速生长期和生长旺盛期各处理之间的产沙量、径流量变化不明显;对比各灌溉处理水平,轻度、中度调亏灌溉(土壤水分含量分别达到土壤田间持水率的55%,45%时)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结论]人工草地建植效果、蓄水保土能力、灌溉水利用效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调亏灌溉(土壤水分含量达到土壤田间持水率的55%)在人工草地建植效果与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结合较好,水土流失防控效果明显,可作为草原区矿山废弃地建设人工草地主要节水灌溉模式优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