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岛德占时期城市规划是西方现代规划思想在中国应用的最早实例之一,并突出体现在其公共空间设计当中。基于历史图像、地图、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1914年青岛区(Tsingtau)公共空间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特征,归纳出规划者通过“有机构图、动态对景、丁字交叉”的街道、“连续界面、轴线控制、相称比例、涡轮形制”的广场、“环线串联、步行可达、城区分界”的公共空间组合三条设计策略,实现了卡米诺·西特城建理论的在青应用。旨在从规划思想角度探究青岛城市形态下的内在逻辑,以期为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