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88例大肠癌组织和50例正常大肠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进行检测PDGF-D-858A/C和+3166C/G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PDGF-D基因-858A/C位点多态性在大肠癌组和正常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DGF-D基因+3166C/G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DGF-D基因+3166C/G位点中,携带G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G+GG)可增加总体大肠癌发病风险,未发现-858A/C位点与大肠癌的发生显著相关。PDGF-D基因-858A/C和+3166C/G两个位点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利用这2个位点构建单体型,发现单体型CG在大肠癌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频率(OR=3.2,95%CI:1.38.3,P<0.05)。结论 PDGF-D+3166C/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有关,其中+3166 G等位基因可能是大肠癌的遗传易感基因,PDGF-D基因CG单体型是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 出版日期2014
  • 单位黑龙江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