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患者的气道阻力特点及外周血部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纳入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北京怡德医院收治的临床疑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慢性咳嗽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反应性,有2例因咳嗽剧烈终止试验,66例顺利完成支气管激发试验,其中34例激发试验阳性(气道高反应性)患者作为激发阳性组,32例激发试验阴性(无气道高反应性)患者作为激发阴性组,激发试验前后均利用脉冲强迫震荡技术检测观察组患者的气道阻力。采集激发阳性组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IL-4、IL-5、IL-13的表达水平。结果 激发试验前,激发阳性组与激发阴性组患者总气道阻力(R4)及大气道阻力(R16)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激发阳性组R4-R16为(0.85±0.31)h Pa,高于激发阴性组的(0.69±0.29)h Pa,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发试验后,激发阳性组患者总气道阻力、大气道阻力和外周气道阻力增加值均高于激发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发阳性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激发阳性组IL-5水平[4.91(4.15,6.35)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3.02±1.54)pg/ml],IL-4、IL-13水平[分别为2.60(1.86,9.15)pg/ml、0.38(0.18,1.08)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5.61±6.20)pg/ml、(1.50±0.85)p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Spearman相关检验显示,激发阈值PD20与IL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患者在受到刺激因素激发后,其体内的IL水平发生改变,但与肺功能指标及激发阈值缺乏相关性。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