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初基于财政目的构建的宝钞货币体系,在国家财政运作中一度扮演重要角色。前期中央通过实物银钱折钞、宝钞折支以及增税扩税等举措,使得国家财政收支形态呈现局部"钞化",成为该时期实物型财政体制的重要补充。然而,明代钞法摒弃了宋元时代的部分良好制度,缺乏维系信用的必要金融机制,宝钞贬值不可避免。明代中叶以来,随着钞法的崩坏,依托宝钞维系的财政货币运作体制趋于解体,政府财力大量流失。成化、弘治时期的国家财政面临"支钞不行""征钞无用"的运作危机,财政运作的货币形态出现白银化转向。但受制于该时期国内白银储量不足的现实,国家财政运作机制又面临新的问题。故从货币与财政关系的视角观察,始于成、弘时期的明代财政危机,是一场财政、货币转型等多重压力下的危机呈现,其内容多以"钞法不行""银竭"为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