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117例临床分析

作者:代诗懿; 杨开颖; 邱桐; 陈思源; 吉毅*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 34(05): 542-549.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1908138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并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117例KH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并发症、治疗及预后等特点。结果共入组117例KHE患者,男64例、女53例,比例约为1.20∶1,患者年龄1 d~5岁,平均年龄2.74个月,年龄<1岁的患者105例(89.74%)。伴有KMP(Kasabach-Merritt phenomenon,KMP)者8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皮下或骨关节肌肉的浸润性肿物、伴有运动受限、急性心衰、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凝血出血相关疾病等并发症。病灶直径范围2~26 cm,平均直径为9.04 cm。提示年龄、病灶大小与患者是否发生KMP有关(P均<0.05)。采用西罗莫司、泼尼松、长春新碱等药物治疗55例,手术治疗25例,联合治疗32例,未治疗行观察随访5例。转归:临床治疗有效103例(88.03%),9例(7.69%)因急性心衰、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死亡。结论绝大多数KHE患者在1岁以前发病,并且发生KMP风险更高。KHE临床表现主要与各种并发症有关,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