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亚洲为研究区,选用1982—2015年长时间序列GIMMS NDVI3g、CRU Ts降雨量、气温和潜在蒸发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PET)数据集,运用最大值合成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相关性分析法识别了34 a间亚洲地区植被覆盖和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效应,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东南亚、日本、印度以及东亚的中国南部沿海等地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较高,NDVI>0.5,亚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植被稀疏;(2)1982—2015年间,亚洲NDVI呈上升趋势,增长速率为0.000 7/a,同时季节性增长明显,其中春季对年际NDVI增长贡献率最大;(3)亚洲地区的潜在蒸发量表现为西高东低,如在干旱半干旱的中亚、西亚地区较高,PET>40 mm;(4)亚洲地区气温南高北低,如中国的南部地区气温较高(>15℃),北部地区气温较低(<15℃);降雨量和气温空间分布相似,南高北低,但两者相比较,降雨量趋势更为显著;(5)气温、降雨量、PET对NDVI的影响呈现出区域性,如亚洲北部NDVI的影响因子主要为降雨量与PET,而在亚洲中南部,影响植被NDVI的主要因子则是气温;(6)春、夏季节尤其是夏季,气候变化对NDVI影响显著,秋、冬季节不显著;(7)气候变化对NDVI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滞后期为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