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确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是认识生态系统服务维持和提升的基础。高寒地区是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热点,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脆弱区。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在高寒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中的作用尚缺少系统性研究。因此,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海南、海北州为案例,评估了2000-2015年7项生态系统服务及生态系统多服务性的时空变化,并分析各驱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从2000到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呈南部增加,北部减少的趋势。食物供给受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最大(相对贡献=34%),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最大(相对贡献=77%),水质净化(氮保留、磷保留)、土壤保持、水源供给、水源涵养受降水变化的影响最大(相对贡献分别为63%、48%、74%、86%和75%),生态系统多服务性受降水变化影响最大。本研究中,除土壤保持外,气候(降水、温度)变化对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及生态系统多服务性的作用随土地利用变化而变化(交互作用,P<0。001)。结果表明,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土地利用变化,同时应关注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作用,优化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配置,以提升高寒地区生态系统的多服务性。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北京大学;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