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乌伦古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响应

作者:邹凯波; 张玉虎*; 刘晓伟; 薛淑慧; 杨博文; 崔艳欣
来源:干旱区研究, 2022, 39(02): 625-637.
DOI:10.13866/j.azr.2022.02.29

摘要

以新疆乌伦古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SWAT模型构建适用于该流域的面源污染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情景设置法设定9种气候变化情景。分析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对流域径流及面源污染负荷的影响,识别重点影响区域,为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径流、总氮和总磷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决定系数R~2均在0.75以上,纳什系数E_(ns)均在0.55以上,建立的SWAT模型能够用于乌伦古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模拟;(2)增加20%的降水量,径流量增加48.01%、总氮负荷增加23.19%、总磷负荷增加29.65%,气温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小于降水量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3)各子流域年均单位面积总氮负荷为0.01~164.79 kg·hm~(-2)·a~(-1),单位面积总磷负荷为0.01~45.10 kg·hm~(-2)·a~(-1),气候变化对面源污染影响较大区域主要分布在福海县的阿尔达乡、富蕴县的吐尔洪乡、库尔特乡、恰库尔图镇,及青河县的阿热勒乡、阿热勒托别镇、塔克什肯镇等。说明降水增多是乌伦古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未来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应重点控制畜禽养殖和农田径流这两类污染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