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虽然严歌苓出国留学前就已经发表了一些作品,并且出版了三部成绩不俗的长篇小说,但笔者与严歌苓的最初结缘——读到的第一本严歌苓作品,还的确是因为那本让严歌苓声誉鹊起的《扶桑》,后来买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的《人寰》,然后入手的是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那套"严歌苓作品系列"。严歌苓作品太受欢迎,这套书中有的本册被同学借了未还,再无踪影。幸运的是在工作后,文学所前辈学者、评论家和作家李洁非先生将他那套扉页上有严歌苓亲笔签赠的全套书都惠予了我(大约2005—2006年左右吧)。当是寄予厚望,希望我能好好关注和研究严歌苓之意。这套书系的"中短篇小说集"《洞房·少女小渔》一册,就收有那篇有名的短篇小说《少女小渔》。不仅仅是让严歌苓获过文学大奖,这篇《少女小渔》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仅仅1.5万字左右的小说体量,在艺术性、思想性和文学性上,涵蕴独特价值、发人深省又显现让人解读不尽之意。1995年,短篇小说《少女小渔》,被拍成104分钟片长的电影(导演:张艾嘉,编剧:张艾嘉、严歌苓、李安),在1995年9月11日的多伦多电影节上映。该片获第40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编剧奖。跟"旁证与反证华人老移民的历史"的《扶桑》相比,《少女小渔》简直就是在旁证与反证华人新移民的历史。这还不足以彰显《少女小渔》的别致之处,它成为"可以拍成一部电影的短篇小说",或许是最最让人称奇的。也正因此,笔者才在《<少女小渔>:旁证与反证华人新移民的历史》和《<少女小渔>:可以拍成一部电影的短篇小说》两个题目之间,左右逡巡,难以取舍。最终,笔者把它们一并呈现出来。不如此,不足以凸显《少女小渔》的全部意义。

  • 出版日期2021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