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提出三元辩证的空间认识论以及社会空间生产理论,赋予空间及其生产新的内涵和寓意。从社会空间理论分析框架出发,建构学校教育空间的基本构成及其动态生成过程,从而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一种空间化的视角和思维。据此,我们将学校教育空间分为物理空间、知识空间、人际空间和体验空间四个部分。物理空间是学校教育空间最本质的构成范畴;由知识内容、知识的物质载体和知识的意义建构构成的知识空间;人际空间作为学校教育空间的动态生成系统,它彰显着学校教育空间的社会性和生成性;体验空间构成学校教育空间的动力系统。通过各个构成空间螺旋式的生产过程完成学校教育空间整体性的生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