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生长发育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经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PE)治疗后其上气道形态的改变。方法收集30例811岁经PE治疗后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T1)和治疗后(T2)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数据,将T1、T2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配准,测量上气道形态的改变。采用t检验分析统计学差异。结果经PE治疗后上牙槽座点和上中切牙切缘最前点向前上方移动,而颏顶点向后下方移动。治疗前后舌骨的位移、上颌骨的牙弓宽度和长度、上气道鼻咽部和口咽部的体积和平均横截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喉咽部体积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口咽部气道最大前后径与最大左右径的比值增大,而喉咽部比值减小。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患者经PE治疗后,其鼻咽和口咽部气道尺寸变大,而喉咽部无明显变化。口咽部气道形态变得较为圆缓,而喉咽部变得较为椭圆。

  • 出版日期2015
  • 单位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山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