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DNA条形码特征分析

作者:田中佳; 胡欢; 何芋岐; 李昊; 秦琳; 王倩*
来源: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3, 1-9.
DOI:10.14066/j.cnki.cn21-1349/r.2023.0585

摘要

目的 为了探讨不同省份基地栽培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Migo)是否存在分子水平的遗传差异,为种质筛选和栽培选育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采集五个省份的30份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样品,并利用ITS及叶绿体条形码标记对其进行种水平遗传分析。结果 在种水平上,部分叶绿体条形码在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上可以检测到变异,而ITS片段的种内变异少。其中trnH-psbA长度为790bp(1indel,2SNP),pbsI-pbsK为473bp(3indel,1SNP),trnF-ndhJ为682bp(1SNP);而ITS为551bp(2SNP)。在叶绿体的NETWORK图和NJ树上可以看出,贵州的铁皮石斛样品具有特有的单倍型,而部分贵州安龙铁皮石斛样品的遗传距离与金钗石斛最接近;ITS分析的结果显示浙江的铁皮石斛样品与金钗石斛遗传距离更近。结论 贵州的铁皮石斛样品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提示其可能具有多个种质来源;而贵州和浙江的铁皮石斛样品与金钗石斛的遗传距离更近,说明其在种源上可能属于进化过程中较早的一支,其他样本更有可能是由其发展而来。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目前不能依靠种内的遗传变异对各地区的铁皮石斛进行产地区分,但可用于揭示不同地区铁皮石斛在种质来源上的遗传差异性,为铁皮石斛的栽培选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