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预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空间"将成为统治工具。列斐伏尔在"空间生产理论"中也指出:在资本增殖逻辑下"空间"成为生产的对象,并无形中规定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复制成为空间生产的手段,空间生产反映出空间危机的表征。在这一情境逻辑下,公共艺术应该反映出空间与艺术创作的核心价值:人的活动和情感联系,并在对空间生产批判中,建立起一种新类型公共艺术。以在地创作反抗空间复制,用情感连接启发个体自觉。新型的公共艺术已经成为抵御当前空间危机的重要途径。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