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结核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方法的探讨

作者:金发光; 刘同刚; 谢永宏; 傅恩清; 楚东岭; 刘春丽; 刘伟; 钱桂生; 吴国明
来源:中国内镜杂志, 2006, (05): 449-451+455.

摘要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误诊原因及其早期正确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被误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误诊原因和诊断方法。结果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以刺激性干咳为主(75.0%),其次为间断性咯血、发热、胸闷、气促等,结核中毒表现不明显或缺如;临床影像学无典型性,可表现为正常、斑片状阴影、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肺门影增大和肺门肿块等;误诊疾病主要为肺癌并肺不张(49.0%)、肺炎(23.3%)和支气管炎(17.3%),其他依次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结核性胸膜炎和哮喘等;支气管镜下表现为肉芽增殖型(36.7%)、炎症浸润型(28.0%)、溃疡坏死型(24.0%)、瘢痕狭窄型(11.3%)。病变部位以左肺(49.4%)多于右肺(37.2%),左支气管受累比例最大(22.7%),病变遍及所有叶段支气管;150例中经支气管镜活检诊断131例(87.3%),毛刷涂片抗酸染色细菌学诊断41例(27.3%)。结论气管、支气管结核在临床症状、影像学和结核菌痰检学方面缺乏特征性,极易误诊。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和不重视或放弃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活检和刷检是目前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最可靠和最准确的方法,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 出版日期2006
  •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唐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