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平阳黄汤甜味、回甘等滋味的形成及变化规律。按照甜醇风格的平阳黄汤加工工艺制作不同闷黄程度的茶样,以感官特征滋味强度定量结合成分分析两种方法,探究闷黄过程中平阳黄汤品质形成与内含物质转化规律。结果表明,闷黄过程中平阳黄汤茶汤甜度和回甘特性主要由酚氨比和儿茶素组成比例决定,甜度与苦涩指标(EGCG+EGC+ECG+GC)/(EC+C)呈极显著负相关(γ=-0.923,P<0.01),与(EGC+EC)/(EGCG+ECG)呈极显著正相关(γ=0.923,P<0.01);回甘速度与苦涩指标(EGCG+EGC+ECG+GC)/(EC+C)呈显著性负相关(γ=-0.826,P<0.05),与(EGC+EC)/(EGCG+ECG)呈显著性正相关(γ=0.864,P<0.05);回甘持久与酚氨比呈显著性负相关(γ=-0.774,P<0.05)。闷黄0~6 h由于比例不协调导致苦涩味凸显,甜度和回甘特性被抑制,8~12 h随着滋味物质成分比例的改善,一方面不愉悦的苦涩味降低;另一方面甜度、回甘速度和回甘持久性提升,促成了黄茶风味品质的形成。试验结果对茶叶风味化学、黄茶制作工艺的优化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