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加深,城市区域居民跨边界活动亦逐渐活跃。目前相关研究鲜少涉及跨边界的社会网络构建问题,然而社会一体化却是城市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话题。因此,尝试将城市科学与社会学结合,以广佛城际地铁为案例,分析广州—佛山地区(简称广佛)居民跨边界社会网络特征及其构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商业服务业人员在广佛跨边界社会网络中占据核心位置。然而,在双向自组织的社会网络中,由两地居民分别主导构建的网络存在结构差异:广州人网络是少数群体主导的"结构洞"模式,具有强控制力的中介群体,总体呈现"精英业务化"特征。佛山人网络是多主体参与的"扁平化"模式,整体扁平互通,"市民化"特征凸显。两大网络的差异受居民内在社会交往行为与外在城市等级结构影响:广州人跨边界社会交往以工具性联系为主,与对象关系相对陌生;受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影响,交往的本质是经济资本的输出。佛山人跨边界社会交往情感性联系更强,亲缘关系为重要纽带;受地域功能结构影响,交往本质为社会资本的探索。研究最后认为,为了赋予区域一体化进程更大的活力,在跨边界基础设施周边为居民提供更多社会交往场所、挖掘低等级城市特色化功能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