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存在一个从鲍威尔影响下的自我意识哲学到遭遇物质利益难题的唯物主义转向。在这个过程中,主谓颠倒作为方法论构成了马克思博士论文期间的宗教批判以及莱茵报时期的政治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关键节点。但存在分歧的是:费尔巴哈主谓颠倒的方法论是否像是梁赞诺夫所指出的那样直接促成了马克思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直接动因,即费尔巴哈在什么意义上是马克思转向唯物主义立场的中介。回到1839年马克思第一次在博士论文中使用主谓颠倒的方法论,以及马克思与鲍威尔、卢格、费尔巴哈在19世纪40年代的通信,可以发现:鲍威尔对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期间进行宗教批判起到了前导性的作用,此时马克思已经完成了费尔巴哈水平上关于宗教的主谓颠倒。因此,相比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立场,主谓颠倒作为方法论更多地构成了马克思1843年遭遇物质利益难题中自我意识哲学与理性国家之间私有财产问题的内在矛盾,直接引发了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面向唯物主义立场的转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