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了近40年的飞速发展和规模扩张,我国的城市发展步入了"后城市化"时代。"快速扩张下"的城市收缩现象越来越引起理论和实务层面的关注,其中空间层面的资源不匹配和不协调是带来城市收缩的重要原因。基于"空间—行为"互动理论,尝试从"制度—政策—行为"层面的空间不匹配,解释城市收缩的逻辑归因。其中,制度空间通过"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结构变迁",带来收缩城市在空间和社会上的两极分化;政策空间基于政治体制、社会政策带来城市发展的不平衡;行为空间嵌入个体、群体、家庭行为中,通过职住分离、就业环境等带来个体"空间—行为"的不匹配。最后,提出深化经济制度改革,促进收缩型城市再"更新"、关照区域政策平衡,扩大收缩型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坚持"以人为本",让城市成为"人"的"家"等治理导向与政策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