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文学史"著作如何处理各类文体的比重,是一个难题。明代散曲的作家数量、作品规模,与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比重,形成明显反差。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文学史"著作中明散曲的"缺席"或"在场"各各有别,从整体看,彰显出我国文学史书写的一些时代性特征。细密考察"中国文学史"文体分布情形,以为将来的文学史写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