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技能短缺和职业教育质量不高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短板,而行业企业参与不足是职业教育发展诸多弊病的根源,主要表现为:学校主导的职业教育无法适应产业需求;企业参与的基本政策框架未建立;行业伙伴代表作用弱;政府主导的人才评价使用体系不利于提高技工待遇、拓宽技工发展通道。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借助新型学徒制、德国双元制和世行职教项目试点,我国已形成了一些充分发挥企业作用的有益经验。要再造职业教育,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其基本思路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协同作用,具体改革须从搭建校企合作框架、促进产教供需对接、赋予行业人才使用自主权、畅通校企间人员流转等方面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