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六本方书散结方剂组方用药特点探析

作者:张逸雯; 邢颖; 江丽杰*
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 17(09): 1704-1708.
DOI:10.13935/j.cnki.sjzx.220902

摘要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和总结秦汉时期存世文献中具有散结功效的方剂组方用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华医典》收录的宋以前医著散结方剂信息,录入中医古今医案云平台及Geghi复杂网络分析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方剂83首,涉及中药226味。使用药物频次及药对频次结果显示,使用频率超过20%的中药包括大黄、甘草、肉桂、干姜、人参、黄芩六味,频次均在18次及以上,常用2味药对当归-肉桂、大黄-黄芩、生姜-半夏、茯苓-白术等,支持度0.10,置信度超过0.50。不同的结证用药具有显著差异,热结证中大黄出现频次最高,痰结证中肉桂、生姜、半夏药物使用频次居前3位,血结证用药以大黄、当归、川芎三药分列前3位,结气病的用药以人参为主。结论 秦汉时期散结组方思路是化痰、活血通络、清热/温通、补虚理气。核心药对为生姜-半夏化痰、当归-川芎活血、大黄-黄芩清热、茯苓-白术健脾。核心处方为小半夏汤、四物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