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应用关刺联合耳穴埋豆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NLBP患者随机分为关刺组30例与常规组30例。关刺组予以关刺联合耳穴埋豆干预,常规组予以常规针刺联合耳穴埋豆干预。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2个月进行随访。其中,关刺组隔1 d治疗1次,4周内共治疗14次。常规组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 d,休息1 d, 4周内共治疗24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腰椎JOA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第1次治疗后的即时镇痛效果、疗程结束后及随访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第1次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关刺组优于常规组;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的ODI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均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关刺组优于常规组;经4周治疗后,关刺组总有效率93%(28/30),常规组总有效率83%(25/30),关刺组与常规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2月随访,关刺组总有效率为93%(28/30),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7%(23/30),关刺组疗效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均有较好疗效,关刺法优于常规针刺法,另外在经筋理论指导下关刺联合耳穴埋豆法治疗CNLBP在即刻镇痛和远期疗效方面较常规针刺联合耳穴埋豆疗效更加显著,且能够减少针刺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