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简“折鞮”再释

作者:李蓉
来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29(02): 51-54.
DOI:10.13974/j.cnki.51-1645/z.2019.02.010

摘要

"折鞮"一词在秦简牍中凡2见,且均见于放马滩秦简《日书·十二支占盗》篇,与亥日描绘盗贼体貌特征的简文并列。传世文献未见"折鞮",故学者对此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细读简文,可知"折鞮"处于描写人物面部特征的语境中,应表示某种面部特征。笔者对比秦汉简牍中与"折鞮"相近、相关的字和词,运用"以形索义""因声求义"等训诂手段,从形音义多角度对"折鞮"再次解读,认为"折"表皱缩义,"鞮"为鼻颈,"折鞮"表示盗贼鼻颈皱缩的面部特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