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口述历史是历史记忆的重要承载形式。保存口述回忆和形成口述文本的程序是否规范,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口述内容的真实性与可信度。由于主客观因素影响,孔德懋回忆口述、柯兰整理写成的《孔府内宅轶事》披露的诸多"轶事"不乏失实之处,影响了其史料利用价值。本文选取其中三个重要案例,经考辨认为,"公主下嫁孔府"系历史上子虚乌有之事,"陶氏毒杀王氏"亦与事实存在偏离,"子见南子"风波则有误记夸大成分。三则案例分别对应"遥忆""追忆"和"补忆"等口述回忆类型,更多折射出口述者对历史事件的当下认知,而非历史事实的原貌呈现,但也由此揭示了新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