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对侧眼、一般窄房角眼及正常眼在明、暗光线下眼前节静态参数及其动态变化的差异。设计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浙江医院眼科就诊的患者168例,临床前期组36眼、窄房角组120眼及正常宽角144眼。方法应用前节AS-OCT在明、暗光线下对入选眼进行检测,比较眼前节静态参数及明暗环境中动态变化的差异。主要指标眼前节各参数,包括瞳孔直径(PD)、虹膜面积(IA)、房角开放距离(AOD)、房角开放度数(ACA)、小梁虹膜空间面积(TISA)、房角隐窝面积(ARA)等。结果眼前节静态参数临床前期组与窄房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前节参数动态变化测量结果显示,从明处至暗处,即瞳孔散大时,窄房角组与临床前期组瞳孔直径变化值ΔPD均较正常宽角组小(P=0.002,0.011)。临床前期组虹膜面积增大(+5.83%),而一般窄房角组虹膜面积则随瞳孔散大而减少(-3.50%),但不及正常宽角眼明显(-12.50%,P=0.004)。临床前期组与窄房角组相比,虹膜面积变化率(ΔIA%)及每毫米瞳孔散大时虹膜面积变化率(ΔIA%/ΔP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从明处至暗处,各组AOD、ACA、TISA、ARA均减小,但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仅有眼前节静态解剖参数的高危因素不能够有效识别发生房角关闭的高危窄房角眼。临床前期组与窄房角组瞳孔大小变化时相应虹膜横截面积变化可作为识别发生急性房角关闭高危眼的参考指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