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施肥措施对滨海盐碱地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曹巍; 高惠嫣; 王鑫鑫; 陈任强; 柴春岭; 刘震; 赵秀梅; 刘宏权*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2023, 51(22): 53-60.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22.008

摘要

针对滨海盐碱地土地肥力不足和盐碱胁迫的问题,探究不同肥料配施对盐碱地种植大豆群体动态、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2022年以大豆品种东营1为供试材料,分别设置5个施肥处理(CK,不施任何肥料;F,仅施加复合肥;FM,复合肥配施有机肥;FB,复合肥配施微生物菌剂;FMB,复合肥配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结果表明:(1)FM、FB、FMB处理均显著提高大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FM、FMB处理对大豆群体动态的影响显著高于F、CK处理,但FM、FMB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与F处理相比,FB处理除了株高,其他群体动态指标无显著差异。(2)所有配施肥料处理中,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差异,但FM、FMB处理产量达到2 896.59、3 091.95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3)大豆产量构成因素间关联度大小表现为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质量>百粒质量,其中单株荚数、株高是影响大豆产量的关键因素。(4)FM、FB、FMB处理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分别达18%、9%、24%,对大豆荚数的贡献率为13%、6%、15%。(5)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大豆产量的构成因素,配施微生物菌剂的FB、FMB处理聚集性较好,组间相似性较高,CK、F处理与其他处理间相对分散对立,与其他处理差异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配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的施肥模式可以为大豆带来高产和稳产,并减少盐碱地分布不均匀带来的危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