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获得高纯金属铟,对区域熔炼装置和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熔区移动速度为3 cm/h时,根据熔炼次数(n)改变熔区宽度与料锭长度比(l/L),即n=14时l/L=0.2,n=59时l/L=0.1,n=1016时l/L=0.05,在高纯氩气保护下将含量约为99.98%的原料铟提纯至99.999%,其杂质总量从211.003μg/g降低至9.864μg/g。此外,还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分析(DSC)等方法讨论了区熔过程中金属铟杂质分布与金属微观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

  • 出版日期2014
  • 单位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