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川崎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闫辉; 杜军保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15, 53(01): 73-75.
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5.01.017

摘要

<正>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儿童急性出疹性疾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获得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1-3]。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显著降低了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风险,但仍有9%25%的患儿应用ⅣIG治疗后3648 h,体温仍未降至正常,其他临床表现未获缓解,称为IVIG无反应型或难治性川崎病,该类患儿发生CAL的发生率更高[4-5]。研究表明炎症因子的显著升高在川崎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最活跃

  • 出版日期2015
  •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