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黔西北地区海相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选取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进行了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脱附实验、微孔特征分析以及相关地球化学分析等实验,探讨了微观孔隙对页岩储气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黔西北龙马溪组页岩存在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溶蚀孔、化石孔、有机孔、微裂缝7种孔隙类型,其中粒间孔和有机孔最为发育;孔隙结构类型可根据氮气吸/脱附曲线分为3种,即以两端开口的圆筒孔、狭窄的平行板孔和四面开口的锥形平板孔等开放型孔隙为主;微观孔隙孔径分布范围为264nm,峰值集中于26nm。微孔(小于2nm)孔径分布范围为0.41.8nm,0.41.0nm的微孔对微孔孔容贡献最大。孔容中以中孔(250nm)为主,所占比例为83.1%,微孔和中孔贡献了主要的孔比表面积,微、中孔所占比例分别为20.1%和79.3%。有机碳含量是纳米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不同孔隙类型具有不同的气体赋存特点和运移特征,说明纳米孔隙为页岩中气体的赋存和微观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 出版日期2015
  • 单位国土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