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不同洪水阶段对升金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2020年7月初(洪水前)、7月下旬(洪水形成期)、8月中旬(洪水中期)和9月下旬(洪水后)在升金湖湖区水域24个采样点进行后生浮游动物采样调查。研究期间共采集到后生浮游动物20科50属86种,其中轮虫11科29属55种,枝角类5科13属23种,桡足类4科8属8种。方差分析显示后生浮游动物密度在不同洪水阶段差异极显著(F=8.301,P<0.01)。4个阶段轮虫共同优势种为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广生多肢轮虫(Polyarthra vulgaris)、圆筒异尾轮虫(Trichocera cylindric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枝角类共同优势种为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脆弱象鼻溞(Bosmina fatalis),桡足类4个阶段没有共同优势种。后生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2170.20±506.74)个/L和(7.79±2.04)mg/L。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峰值均出现在洪水前,最低值分别出现在洪水中期和洪水形成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37~4.50、2.19~6.50和0.83~1.2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后生浮游动物密度与电导率、水深呈显著负相关,生物量与溶解氧、电导率、水深、浊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总氮含量、硝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揭示了不同洪水阶段对通江湖泊后生浮游动物的影响:洪水改变了湖泊后生浮游动物的物种组成及优势种,且显著影响后生浮游动物的密度及多样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