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与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后骨关节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大兴医院和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于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髋臼骨折后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应用Harris评分、Barthel (BI)指数评价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14 d (T1)、术后1个月(T2)、术后3个月(T3)、术后6个月(T4)、术后12个月(T5)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屈曲角度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89.6±38.3) min vs (219.3±52.5) min],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 050.2±130.4) mL vs (1 200.3±210.5) m L],负重开始时间早于对照组[(3.5±1.2) h vs (9.4±1.5) h],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8.6±1.8) d vs (15.4±3.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72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BI指数术后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T0、T1、T2、T3、T4、T5时点Harris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屈曲角度为(113.6±2.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02.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手术具有和全髋关节置换接近的治疗效果,且创少小、术后恢复快,髋关节活动度大,更适合髋臼骨折后骨关节炎的治疗。

  • 出版日期2018
  • 单位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 西安大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