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比并分析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RA)分别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和非骨坏死髋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15年8月共有73例84髋于本院施行了HRA,其中,ONFH 21例(23髋)定义为ONFH组,其他非骨坏死髋疾病52例61髋,定义为非ONFH组。测量髋关节活动范围(ROM)和Harris评分。此外,患者接受髋关节X线片、CT或MR的影像学检查评估。[结果] ONFH组和非ONFH组假体5年生存率均为100%。两组术后髋关节ROM均分别显著大于术前(P<0.05);尽管术前ONFH组患者的屈伸ROM小于非ONFH组(P<0.05),但两组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各向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ONFH组和非ONFH组股骨头囊性变直径、髋臼假体外展角和股骨假体柄干角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3例不需要翻修的并发症:ONFH组4例,非ONFH组9例,所有患者均无股骨颈骨折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ONFH和其他病因的患者在HRA术后可获得相当且满意的假体生存率和临床疗效。HRA为需要接受髋关节置换且要求良好中长期疗效的患者提供了合适选择。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